欢迎访问云开·全站appkaiyun
发布时间:2024-07-03 点此:1646次
>>>进入搜狐海外频道
在如今的汽车金融界,仰融绝对是头号人物,拿外人的钱,造自己的车,让别人说了算!
就在一年前,一位在汽车圈和金融圈堪称传奇的敏感人物带来了一个令人震惊的宏伟计划。这个人就是仰融。2009年夏天,已经逃往美国的仰融打算再次回国,第二次造车。这个计划很宏伟:在美国投资100亿美元,建设产能300万辆的整车生产基地。在国内,仰融计划一期投资400亿至450亿元,建设年产300万台发动机、100万辆整车的生产基地。仰融还向当地政府许下了一个史无前例的诱人承诺——“831111”:未来8年,产能达到300万辆,产值1万亿元,税收1000亿元,就业10万人,人均年收入达到10万元。
对于这个计划,人们的脑海中浮现出一幅卡通般的形象:中年仰融梳着大背头,仰望大洋彼岸的美国海洋里的星光,思念故乡,眼前是一片未来中国汽车工业的蓝天。毫无疑问,“浪子回头”的身份效应,以及他二次搬迁的气势磅礴,让仰融回归的故事从一开始就显得神秘而离奇。如今,这层神秘的面纱正逐渐被揭开。
大起大落
对于了解上世纪最后十年汽车工业发展史的人来说,仰融本人就是一个传奇;仰融的前半生,有坎坷,有太多的躁动,也有太多令人羡慕的光环。
原沈阳金杯客车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杨荣被誉为中国资本市场的富豪,在2001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榜上,他以70亿元资产排名第三,毕业于西南财经大学,拥有经济学博士学位。
杨荣,祖籍安徽,1957年出生于江阴市北郭镇,原名杨勇,和四个哥哥一起在艰苦的环境中长大。初中毕业后,杨荣做过厨师、承包过店面、在江阴市的一家外贸公司工作过。杨荣到越南前线,头部受伤,腿也被敌人打断,进出手术室三次后才死里逃生。杨荣说,从越南战场回来后,他开始珍惜生命,也开始鄙视生命。虽然不知道杨荣是什么时候改名的云开·全站APP官方网站,但就像叫杨勇时勇往直前一样,改名杨荣后,他的人生也因为金融开始蒸蒸日上。
1989年,杨荣借了400万元,在香港注册了一家叫华博财务的公司,在只有五六个员工、条件简陋、做着简单的借贷业务的情况下,杨荣积累了人生第一桶金。
1991年,在金杯汽车股份制改造、股权出售迟迟未有回音的情况下,仰融主动出击,以1200万美元的价格收购了金杯汽车40%的股份,捡了个大便宜。换股之后,仰融的持股比例扩大到51%,成为公司的绝对控股方。从此,仰融的名字就和汽车联系在一起了。仰融通过巧妙的资本运作,控制了金杯,随后又“左口袋换右口袋”,将股权转让给新注册的公司。1992年,华晨汽车在纽约成功上市,创造了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的历史。在金融资本的支持和仰融及其团队的战略管理下,华晨汽车一方面借力科研进行自主研发,一方面谋划与宝马、通用、丰田等“五朵金花”紧密合作,华晨汽车迅速发展。 与此同时,仰融涉足的行业也非常多。2002年,华晨集团旗下有5家上市公司,总市值超过240亿元。同时,还控制着130多家公司的控股权,成为“金融和实业帝国”。短短十年间,仰融一步步攀上人生巅峰。
然而就在仰融治下的汽车和金融帝国发展到巅峰之时,仰融却做出了一个令他后悔终生的决定。2002年,华晨汽车与英国罗孚达成合资协议,华晨汽车出资将罗孚迁至中国宁波。这是中国汽车企业第一次在老牌洋品牌面前“救世主”。然而,此事也成为仰融与当地政府产权纠纷的导火索。
在仰融看来,自己的部署没有错:“华晨汽车投资5亿元在罗孚项目上,未来必将获得数倍的投资回报;5年后宁波大桥的建成,将大大解决上海到宁波的交通拥堵问题,而且只有盈利,没有亏损。”然而,站在辽宁省和沈阳市的角度,仰融的做法无异于掏空华晨汽车,让华晨汽车为其在其他省份的项目输血,这都是一心要发展汽车产业的辽宁政府所不能容忍的。
2003年3月21日,华晨汽车宣布与英国罗孚汽车公司合资的消息。合资消息公布仅一周,辽宁省就紧急成立了华晨资产接收工作组,开始对华晨资产接收进行全面清查核实。5月,仰融飞到山西五台山祈福,随后住进上海瑞金医院,月底持旅游护照悄悄去美国,从此再也没有回来。6月18日,华晨汽车董事会根据当地政府指示,解除了仰融董事长、总裁职务,理由是“其经营决策不恰当,违背了基金会的经营方针,没有兼顾公司股东的集体利益”。
在海外期间,仰融向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直接诉讼金额高达20亿元,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涉案金额最大的产权纠纷案件。为了显示其“合法无私”的品格,他甚至签署了委托书,宣布将依法享有的华晨资产全部捐赠给非盈利性社会团体或慈善机构。
四天后,辽宁省人民检察院以涉嫌经济犯罪对其发出全球通缉令,并正式批准逮捕。随后,仰融分别在美国百慕大和美国联邦法院哥伦比亚特区分院起诉华晨中国汽车控股有限公司、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华晨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但均以失败告终。仰融在这场战役中正式落败,不得不蛰伏在国外。当时心灰意冷的仰融公开表示,以后不会再从事汽车行业。仰融从此进入人生低谷。
回来
时光荏苒,仰融已经53岁了,但他依然怀揣着重返汽车行业的梦想。不得不承认,作为仰融等人在中国改革开放时代崭露头角的人物,虽然时局变了,但势头依旧。这几乎是仰融留下的最珍贵的时代背景。
逃到美国后,仰融并没有消失在公众视野中。在美国的八年里,仰融主要做了四件事。第一,起诉辽宁。“我只想证明自己的清白。”
第二件事,是仰融和他忠诚的老部下为香港上市公司远东黄金资源(1188.HK)打起了保卫战。“这是我们未来事业必须守住的平台。而且合法拥有一家香港上市公司,也能证明我的清白。要知道,上市公司的董事长如果有什么法律问题,是不能在上市公司任职的。”此时,能够静下心来的仰融,开始做他的第三件事——总结百联过去上市的经验和自己的资本运作方式,开始研究一套叫“亿嘉会”的金融模式,并最终获得了美国颁发的国家级金融模式专利。
仰融的第四个任务是重启造车梦。很快,这样的机会终于来了:在收到国内有关方面“缓和关系”的信号后,2008年5月23日,仰融通过旗下香港上市公司“远东金源”以400万元人民币收购了吉林省矿业公司吉林盛世的全部股份。作为国内新的支点,仰融开始谋划投资汽车产业。
仰融觉得,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汽车行业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资源短缺带来的汽车行业新能源革命是难得的机遇,尤其在更有金融运作思路的情况下,整合全球汽车资源,打造新能源汽车是他进入汽车行业的最后机会。
于是,仰融迅速召集美国老部下,招募新人,开启第二辆汽车制造。近两年,仰融与FEV完成了动力系统谈判,并签订了高额合作合同。德国FEV是全球三大权威内燃机研发机构之一,也是全球知名的内燃机研发领域的领军企业,主要从事发动机技术研发、生产及发动机相关检测设备等。
2009年6月,根据仰融的《汽车项目书》,一家横跨美国和中国的汽车公司将诞生:在美国,计划投资100亿美元,达到300万辆的产能。在中国,仰融团队正与中国至少5个地方政府就项目引进、选址等问题进行谈判。作为回报,他承诺在未来8年内实现产能300万辆,产值1万亿,税收1000亿,为地方政府创造10万个就业岗位,人均年收入10万元,也就是所谓的“831111”计划。中国项目一期计划投资400亿至450亿元,建设300万台发动机和100万辆整车的基地。 为了证明这一计划并非空谈,项目书中提到,首款车型将于2012年上市。
该计划很快得到美国政府的批准kaiyun官方网app下载app,公司免费获得3万亩土地的使用权,以及多项减税政策。中美两国的汽车业务则由仰融在美国的公司掌控,他将新公司命名为“正道”汽车公司。作为资本运作的专家,他远程操控自己在美国的团队,完成中国项目、海外运营、融资等管理工作。在将新计划全部透露出来后,仰融仍不忘展现一贯的惊艳气场——用三年时间超越自己所创造的辉煌。
配对技巧
但若简单回顾仰融自2009年6月公布“回归”计划以来的所作所为,便能看出这位资本运作高手的“牵线搭桥”功力。2009年6月,惯于造势的仰融先是找到国内在二级市场影响力很大的财经媒体,大肆宣扬其回归造车的宏大计划。调子一如既往的高调——在消息稀少的淡季用庞大的造车计划轰炸国内车市,随后在业界一片哗然之时大放“回归”的言论,宣称要在造车之路上“一路走下去”。
事实上,在仰融宏大回归计划提出之初,虽然详细阐述了整体方案,甚至有具体的时间表,但却避而不谈项目实施的具体进度。在其计划在国内外爆红之后,仰融才开始在产品、资金、技术合作伙伴等关键问题上有所动作。
从通过资本运作收购金杯,到他在中华轿车项目中的标新立异,仰融的资本运作功力确实无人能及。而这一次,也和当年一样,展现了仰融对消息面和势头的精准把握。仰融刚才有意无意地多次提到自己的项目运作功力。再加上投资项目是目前国际市场上热捧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这让他回国投资汽车项目时,在选址、吸纳资本等方面更容易“俘获人心”。在仰融宣布庞大的造车计划后的半年内,仰融旗下唯一上市公司香港远东黄金资源的股价半年内上涨了462.5%。这意味着,作为远东黄金资源董事长兼执行董事的仰融,半年内财富上涨了462.5%。
事实上,用别人的钱实现自己的梦想,投资移民项目是支撑仰融惊人造车计划的重要资本翅膀。按照仰融的计划,正道汽车的阿拉巴马项目将美国EB-5移民计划与金融市场结合在一起,投资者只要在此项目中投资50万美元,通过美国移民局对投资者的个人审批,便可获得美国绿卡及永久居留权。5年后,如果投资者想退出项目投资,正道汽车将以相当于香港上市公司(正道汽车:1188.HK)股票的回报返还给投资者。6月1日,该项目已获美国联邦政府批准,今年,旗下移民机构ACFI瞄准全球2000名投资移民,以每个名额50万美元的收益计算,这将为正道汽车带来10亿美元的融资额度。
“先在美国市场站稳脚跟,再实施国内项目,让仰融和国内市场对他有信心。”一位汽车分析师认为,中国政府对仰融回归或仍持谨慎态度。先在国内进行零部件配套项目,通过转售,也代表对老牌美国市场的考验,是一个打基础的过程。同时,由于仰融尚未获准进入国内,国内项目也变得比较微妙。先把事情办好对双方都有利,个人问题需要适时解决。
“我觉得这么好的项目,在节能、环保、安全等方面引领世界潮流,是人民需要的,所以国家不应该在意是否跟仰融的名字有关。”此前仰融毫不掩饰自己的想法,“换个说法,东方黑了,西方亮了,中国项目就算遇到问题,美国项目还是照常进行。”
听起来很神奇,但这就是仰融,以及他对自己所涉足的行业的巨大影响力。对于汽车行业来说,过去10年是属于仰融的。如今,仰融回来了,再次统领一支由众多老部下组成的员工队伍,行踪神秘。他“以新能源汽车为切入点,投资100亿美元,在中国和美国制造400万辆”的计划气势十足。
悬念
如今,一年过去了,仰融的“第二造车”计划也开始将梦想照进现实。今年6月9日,仰融“超路径汽车阿拉巴马项目”大型发布会在京举行。超路径汽车是曾经创立华晨汽车的仰融重返实业、第二次造车的载体。这也是备受关注的美国超路径汽车公司和美国投资移民中心首次在中国公开路演。超路径汽车阿拉巴马项目有一个独特的融资模式,通过国际融资,新建一个绿色工厂,这个绿色工厂可以在其他国家,特别是中国复制,推动全球绿色产业的发展。
然而,大家想知道的是,一切是否真的如仰融描述的那么美好。面对业界的质疑,仰融旗下正道汽车造车团队借“正道汽车阿拉巴马项目大型说明会”的机会,首次面对国内媒体,阐述了正道汽车的造车计划和融资路径。然而,这种看似对质疑的辩解,却给业界留下了更多的悬念。
在北京举行的“超路汽车阿拉巴马项目”发布会上,幕后推手仰融依然没有露面,而是由超路汽车总裁王传涛代为上台。据王传涛介绍,超路汽车阿拉巴马项目生产基地将建在美国阿拉巴马州,公司已与全球知名汽车开发商和生产设备供应商签订协议。阿拉巴马生产基地将于2013年投产,一期项目年产30万辆kaiyun体育登陆网入口手机版,2016年将达到60万辆。在王传涛眼中,超路汽车的造车计划可谓“天衣无缝”。然而,看似完美的表面之下,却隐含着不少问题。
首先,当仰融再次拿出融资方案时,面临的质疑声越来越多。虽然与国内相关方的关系已经“松绑”,但如何洗脱“通缉身份”,实现真正的回报,是仰融需要面对的第一道坎。但截至目前,还没有相关部门公开对仰融的身份做出明确表态。不过,即便抛开这个不谈,国内新的汽车投资项目也需要按照2009年初出台的汽车产业政策和振兴规划逐步落地。在汽车产业重组规划鼓励国内汽车业通过兼并重组“做减法”的当下,新厂建设获批的难度可想而知。
根据2004年6月实施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国内新建汽车生产企业总投资不低于20亿元,其中自有资金不低于8亿元,设立产品研发机构,投资不低于5亿元。新建乘用车、重型卡车生产企业,须包含整车发动机生产。
其次,中国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的主要扶持方向是纯电动汽车,按照最新的补贴政策,纯电动汽车可以享受6万元的补贴,而混合动力汽车只有3000元的补贴。正道汽车规划的天然气、汽油、电三合一混动技术,在政府扶持方面并不占优势。对此,王传涛解释称,正道汽车的混合动力可以任意改变天然气、汽油、电三者之间的配比,甚至可以轻松变身为天然气、汽油或电油混合动力。不过,也有业内技术专家认为,对于严谨的汽车制造技术来说,王传涛的说法有些不切实际。即便正道汽车将天然气、汽油、电三合一混动技术引入中国,消费者也不容易给自己的车“充气”。 按照王传涛的想法,正道汽车将劝说现有加油站同时增设加油站。殊不知,这将牵涉到多方利益的协调与博弈。
第三,仰融造车的资金来源存在问题,通过移民投资获得的资金来源不可靠。而且作为整车企业,虽然可以采用暂时的技术,但后期还需要跟进,这些人才从哪里来?而且在目前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其品牌没有优势,也没有渠道,目前还无法销往中国或美国市场。要顺利实现这一目标,仰融造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无论如何,仰融的“二次造车”融资计划已然拉开帷幕,神秘的仰融引来更多悬念,无论是支持者还是怀疑者,都对仰融抱有期待与怀疑的复杂心态。
最终获胜者
确实,仰融造车给我们留下了太多悬念和疑点,但他是全球第一个用国外游戏规则的中国人,毕竟仰融的方案在美国运作至今,操作方式全部合法。目前大家喜欢用某种眼光来看待仰融造车,如果不是这个模式,就会被认为是错的。其实包括比亚迪、吉利,甚至奇瑞,都是在非议中成长起来的。当年的李书福、王传福都不可能指望今天有这么好的成绩,那么为什么仰融就不能做同样的事情呢?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对这份勇气和胆识给予一些肯定和掌声呢?
虽然仰融可能不被认可,但比仰融对资本更热衷的人却不多。仰融的阿拉巴马项目的确是一个创举,将移民、投资、汽车、港股融资、A股并购、美国州政府、中国地方政府、新能源、油气电混合等融为一体,为造车计划提供了资本跷跷板;大陆各省市对仰融投资的造车项目虎视眈眈,争相提供资金、土地、政策支持;仰融在港上市公司远东黄金资源股价数倍飙升,资本效应被进一步放大。
与此同时,大陆各省市的支持和仰融自身资本实力的提升,反过来又刺激了投资移民,让他们更有信心将大笔美金投入仰融在阿拉巴马州的移民项目。这也是仰融这次资本运作的奥秘所在。利用投资移民的钱来运作项目,5年后再发行上市股票,投资移民的钱随着股票投资者的钱一起归还。其实仰融只需要付出少量的初期投资,就可以借助资本运作实现自己的“造车梦”。
如此一来,就形成了一个由仰融掌控、始终处于良性循环的资本“恶性循环”,仰融数百亿的造车计划也变得有可能成功。
“831111”公布后,仰融得到了一份满意的答复。借助庞大的造车计划,仰融回归中国的步伐正在加快。2010年初,仰融通过其公司与意大利乔治亚罗设计公司签订了车辆开发设计协议,收购了国内锂电池制造商加贝斯,并在天津注册成立了正道股权投资管理公司,作为其在华新能源汽车项目运作的平台。
据了解,正道汽车目前已锁定4家A股上市公司,基本选定了国内生产基地。6月下旬,最新消息传出:首个即将亮相的A股借壳上市平台是位于山东烟台的新潮实业(600777.SH)。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处于内讧阶段的新潮实业或将迎来新的实际控制人。仰融旗下正道集团CEO王传涛近日表示,收购相关事宜进展顺利,但基于保密原则,不能透露细节。
事实上,无论未来这个庞大的造车计划成功还是失败,仰融都选择了一条正确的翻盘之路,并成为最终的赢家——因为他热衷于资本运作,也确实获得了不断循环、不断增长的资本支持。“目前国内股市行情不好,房地产市场投资也转入低迷,很多热钱需要新的投资渠道,仰融选择在这个时候推进阿拉巴马项目,可以说是恰逢其时。”一位资深业内专家表示。
仰融的“二次造车”未来将会如何?或许只有仰融曾经背诵过的莎士比亚的一句话才能揭示:“世事起伏,犹如波浪,人若能趁着涨潮,奋勇向前,必将功成名就。若不能抓住机遇,便会徒劳无功地困顿一生,一事无成。”